“00后”大學生遇見抗美援朝老兵 接過“紅色接力棒”賡續紅色血脈
2023-07-26 標簽: 來源:人民網
“你們是大學生,建設祖國的重任就交給你們了。”7月24日,兩位抗美援朝老兵在與5名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“00后”大學生共同參加活動時,叮囑他們,“一定要把汗水揮灑在祖國大地,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……”
張怡、王鈺健、李澤、張宇華、張舒淇是“跟著總書記腳步看吉林”2023年全國大學生“三下鄉”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的北京科技大學的代表。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,因為對紅色文化的熱愛,他們選擇來到“山山金達萊,村村烈士碑”的延邊,并按照推薦的“紅色文化”地點找到了延吉市老兵之家。在這里,他們本以為只是簡單看看展館、聽聽故事,追尋紅色印記,沒想到見到了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勞道賢、程守巖。兩位老兵分別是89歲、91歲,看到年輕的大學生,他們默契地同時舉起右手敬了個軍禮,大學生們受寵若驚,馬上給老兵鞠躬回禮,兩位老兵再次敬禮,并留下殷殷囑托。
聽到老兵的囑咐,5名大學生眼含熱淚重重地點頭,他們知道,簡單的兩句話是老兵寄予他們的厚望,也是對祖國未來發展的深切期盼。
從小到大,有關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,他們聽到很多、看到很多, 戰爭中涌現出了大量舍生忘死、不怕犧牲的感人事跡,令他們深受感動。此次,第一次見到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兵爺爺,對他們內心的觸動非常大,仿佛有股力量激勵著他們。“先輩們在戰場上拋頭顱、灑熱血,為我們創造了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,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。作為年輕人,我們不能忘記,也不該忘記。我們要以老一輩為榜樣,將紅色精神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,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。”張怡激動地說,24日晚,她把同學們與老兵的故事,寫了一篇文章分享在網絡平臺上,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聽到老兵的諄諄教誨,將建設祖國的重任扛在肩上,也希望更多的大學生來這里學習,傳承紅色精神。
24日的活動讓5位大學生意猶未盡,得知25日還有活動,他們改變了原有的計劃,在25日前往延邊烈士陵園與8名抗美援朝老兵一起參加活動。接下來,他們還將繼續追尋延邊的紅色印記,感受革命老區的光榮傳統。
(責編:姜迪、謝龍)

張怡、王鈺健、李澤、張宇華、張舒淇是“跟著總書記腳步看吉林”2023年全國大學生“三下鄉”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的北京科技大學的代表。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,因為對紅色文化的熱愛,他們選擇來到“山山金達萊,村村烈士碑”的延邊,并按照推薦的“紅色文化”地點找到了延吉市老兵之家。在這里,他們本以為只是簡單看看展館、聽聽故事,追尋紅色印記,沒想到見到了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勞道賢、程守巖。兩位老兵分別是89歲、91歲,看到年輕的大學生,他們默契地同時舉起右手敬了個軍禮,大學生們受寵若驚,馬上給老兵鞠躬回禮,兩位老兵再次敬禮,并留下殷殷囑托。

聽到老兵的囑咐,5名大學生眼含熱淚重重地點頭,他們知道,簡單的兩句話是老兵寄予他們的厚望,也是對祖國未來發展的深切期盼。
從小到大,有關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,他們聽到很多、看到很多, 戰爭中涌現出了大量舍生忘死、不怕犧牲的感人事跡,令他們深受感動。此次,第一次見到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兵爺爺,對他們內心的觸動非常大,仿佛有股力量激勵著他們。“先輩們在戰場上拋頭顱、灑熱血,為我們創造了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,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。作為年輕人,我們不能忘記,也不該忘記。我們要以老一輩為榜樣,將紅色精神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,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。”張怡激動地說,24日晚,她把同學們與老兵的故事,寫了一篇文章分享在網絡平臺上,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聽到老兵的諄諄教誨,將建設祖國的重任扛在肩上,也希望更多的大學生來這里學習,傳承紅色精神。
24日的活動讓5位大學生意猶未盡,得知25日還有活動,他們改變了原有的計劃,在25日前往延邊烈士陵園與8名抗美援朝老兵一起參加活動。接下來,他們還將繼續追尋延邊的紅色印記,感受革命老區的光榮傳統。
(責編:姜迪、謝龍)
微信 掃一掃 關注
《延吉新聞網》公眾號

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,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、共享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,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