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道灣鎮:民族團結促振興 共繪鄉村新畫卷
近年來,三道灣鎮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,做大做強特色產業、大力培育文明鄉風、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團結引導各族群眾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,扎實推動民族團結進步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,共繪鄉村新畫卷。

建設中心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游園

大力營造氛圍促進民族團結“有形、有感”
三道灣鎮把加快發展作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核心任務,實施“民族團結+產業振興”促進產業發展,大力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。支邊村依托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組織優勢,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,實現村民在家門口打工,截至目前共帶動10余戶村民每人每年增收4000余元;東溝村積極打造集歷史文化展廳、培訓教學、餐飲住宿等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,重點發展紅色文化游、研學游、體驗游等相關產業,探索與文旅企業聯合運營,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3萬元。此外,該鎮大力發展庭院經濟,鼓勵脫貧戶發展庭院種養殖小微產業,共發放庭院經濟扶持補貼7.71萬元,實現村民年均增收800元以上。

黑木耳項目建設實現各民族同胞在家門口打工

支邊村平菇項目日產300公斤帶動就業崗位10余個
三道灣鎮堅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人,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人、用中華現代文明塑造人,注重把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融入鄉村建設,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長廊2處、新增宣傳點位30余處,讓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實物實景得到充分展現、直抵人心。同時,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要陣地,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及文體活動,累計開展廣場舞表演、趣味運動會等活動56場次,堅定全鎮各族群眾“感黨恩、聽黨話、跟黨走”的信心和決心,累計覆蓋600余人次。

依托紅色資源開展研學游

以“我們的節日”為契機廣泛開展文體活動
自“綠美延吉”行動開展以來,三道灣鎮大力改善各族群眾生活環境,新建鑄牢主題游園,建設中心村、支邊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游園,面積共計1000余平方米,新增游園綠化面積800平方米,成立志愿服務先鋒隊,深入各村開展庭院整治、清理衛生死角志愿服務。今年以來累計出動19次,清理亂堆亂放12處,清理垃圾3噸。大力開展美化村屯道路工程,計劃發放草籽、花籽300余斤,預計種植各類花草2萬棵,美化村路4000延長米,新增綠化面積2000平方米。

支邊村使用菌項目建設
初審:翟宇佳
復審:李軍廣
終審:王春榮

建設中心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游園

大力營造氛圍促進民族團結“有形、有感”
三道灣鎮把加快發展作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核心任務,實施“民族團結+產業振興”促進產業發展,大力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。支邊村依托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組織優勢,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,實現村民在家門口打工,截至目前共帶動10余戶村民每人每年增收4000余元;東溝村積極打造集歷史文化展廳、培訓教學、餐飲住宿等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,重點發展紅色文化游、研學游、體驗游等相關產業,探索與文旅企業聯合運營,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3萬元。此外,該鎮大力發展庭院經濟,鼓勵脫貧戶發展庭院種養殖小微產業,共發放庭院經濟扶持補貼7.71萬元,實現村民年均增收800元以上。

黑木耳項目建設實現各民族同胞在家門口打工

支邊村平菇項目日產300公斤帶動就業崗位10余個

依托紅色資源開展研學游

以“我們的節日”為契機廣泛開展文體活動
自“綠美延吉”行動開展以來,三道灣鎮大力改善各族群眾生活環境,新建鑄牢主題游園,建設中心村、支邊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游園,面積共計1000余平方米,新增游園綠化面積800平方米,成立志愿服務先鋒隊,深入各村開展庭院整治、清理衛生死角志愿服務。今年以來累計出動19次,清理亂堆亂放12處,清理垃圾3噸。大力開展美化村屯道路工程,計劃發放草籽、花籽300余斤,預計種植各類花草2萬棵,美化村路4000延長米,新增綠化面積2000平方米。

支邊村使用菌項目建設
初審:翟宇佳
終審:王春榮
微信 掃一掃 關注
《延吉新聞網》公眾號

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,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、共享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,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。